close

Unknown-2  圖片來源:GOOGLE

       自從去年長榮航空推出的「I see you」廣告找金城武代言後,台灣景點與金城武都變成是廣告寵兒。日前中華電信如法炮製,推出「金城武4G」的形象廣告,在宜蘭取景,同樣拍出金城武的質感,雖然在聲勢上有幫助,但在創意上則稍嫌沒有創意些。

        今日在廣告上看到另一支「仿金城武」的廣告,乍看之下,主角還真的有些神似,最妙的是連場景都模仿長榮航空那一支,當然,兩個品牌的產業別和目標對象都天差地遠,卡打車也不會想要佔長榮航空的便宜,但以仿長榮的廣告來增加記憶度,特別是在中華電信播出新的金城武廣告的同時(卡打車應該沒那麼神通廣告,知道中華電信在此時會推出金城武的廣告吧),更增加其效果。

        筆者在5/26的文章「原創與模仿」中就曾說過,模仿廣告並沒有不好,只要能達成廣告目的,不要為了模仿而模仿,也會是好廣告。卡打車這支廣告的目的,應該是想在炎炎夏日中,爭取到目標消費者的注意,但卡打車的品牌及產品實力,與舒跑等大廠相較,還有段差距,所以基本的知名度是首要條件,當然,廣告如果只為了打知名度,那就太可惜了。

        卡打車除了在片中有重提其Slogan「看見身體的渴望」,同時用「I吸You」來陳述其「產品力」,算是除了知名度外,仍記得要帶出產品力,或許是運動飲料的產品差異不大,所以片中並沒有陳述運動飲料本質上的特色,若這個市場的產品力差異真的不大(或是卡打車自己沒有明顯差異),那用「仿」長榮航空廣告來刺激消費者注意,倒是一個不錯的點子。

行銷訴求  

        產品若能有理性價值的差異,會是最有利的競爭武器,也是累積品牌價值的最好途徑,但若市場上的產品同質性高,使用感性的訴求來提醒注意,也是不得不然的作法,但要注意,使用感性訴求不只是故事或創意,內容仍要與產品力有所關聯,卡打車在廣告中一直有「卡打車」(腳踏車的台語)出現,也算是有盡到產品聯結的責任了,只是在產品差異不明顯的情況下,還是得打一場紅海戰爭,要比的,不只是品牌,還有通路戰和價格戰了。

行銷金三角封面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博客來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誠品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金石堂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本書獲利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大家一起讀好書,做好事

  

歡歡迎加入筆者「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網址連結

arrow
arrow

    温慕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