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known-2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二姐江蕙日前宣佈今年的十六場演唱會,將是其歌壇生涯的最終回,引起媒體的大肆報導,不只是歌迷,甚至是非歌迷都想一睹台語歌后的最終演唱會,讓過去本就一票難求的江蕙演唱會,在這個最終回更是搶票到發生許多爭議。
 
        先從事件的源頭說起,江蕙演唱會本就是票房保證,如今加上「封Mic」的話題,讓演唱會的議題操作更上層樓,除了現場聽歌外,更有「紀念」價值。以行銷操作的觀點來看,是很成功的作法,若是江蕙在第十六場演唱會終才宣佈封Mic,情況就大不相同,因此,筆者認為,江蕙在開唱前的記者會宣佈,就經紀公司的立場而言,仍有行銷操作的目的。
 
        再來看演唱會售票的過程,在過去就已知道有搶票和黄牛的情況,但這次在「封Mic」話題加持下,售票單位並未有任何的因應,造成購票場面失控,甚至有人懷疑是在操作「飢餓行銷」。筆者的看法倒不認為是所謂的飢餓行銷,因為演唱會有時間和場地大小的限制,加上江蕙的魅力,根本用不著吊歌迷的胃口,反而是搭配「封Mic」話題下,在執行面出了問題。
 
1、公平性:
不患寡而患不均。陸續傳出有立委及贊助商拿了上百張甚至上千張的門票,而筆者用GOOGLE關鍵字查詢,有主辦單位以外的售票網在販售門票,而且價格是原價的數倍,這都會讓想買票的民眾感到不滿;
 
2、遊戲規則:
售票的方式分為現場購票及系統購票,現場購票雖然排隊較長,但可預估是否買得到,系統購票雖然方便,但因當機而造成秩序大亂。售票方式有差異本是方便民眾,但反而形成民眾不滿的爭議點,在事前的演練及準備顯有不足;
 
3、危機處理:
一場告別演唱會,變成是失序的事件,主辦單位對於消息的掌控及危機處理並沒有預先的沙盤推演(若是刻意放任炒話題就太高招而且冒險了)。黄牛票和關係票是可預見的,如何對應在事前就需要有一套機制和說法,不是事後用喊話的方式來解決;系統問題則是在事前的流量預估和測試可以避免的。
 
        總結本次的事件,在議題操作上是滿分,可惜在執行階段亂了陣腳,雖然最終以加場來平息民怨,但若在執行的過程中能更順暢,加場就不會是「被迫回應」而是「主動回饋」,對歌迷和媒體的觀感,自然會有不同的差別。
 
        不論如何,江蕙在台灣的台語歌壇上已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也祝福二姐這次的封Mic演唱會順利,並可以好好享受自己辛苦半生得來的幸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江蕙 飢餓行銷
    全站熱搜

    温慕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