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犯罪地圖.jpg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台北市開全國各縣市之先,公佈了「台北市犯罪地圖」,包括住宅竊盗地點、汽車竊盗地點和自行車竊盗地點(不知為什麼沒有機車的竊盗地點?),集結了台北市今年1-9月的統計數字,公佈在台北市政府資訊局的網站上,柯P則說這是一個「安心地圖」,因為根據管理學的「霍桑效應」,事情公開後就會被解決。註・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是管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是指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努力或績效提升的情況。。

        台北市犯罪地圖公開之時,受到各方不同意見的回應,例如會造成恐慌或是擔心會影響房價,但站在民眾的角度來說,知道自己住家附近的治安問題,是一件好事,所以這份地圖的公佈,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

1、公佈的目的:

如果公佈的目的是為了讓民眾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安全,那麼絕對是好的事情,不能因為「怕」民眾知道就不公佈,因為事實不會因為不公佈就被改變,反而讓民眾提高警覺,也是降低治安問題的要件之一。至於公佈後是否會影響房價,筆者倒是覺得沒那麼嚴重,一來是許多媒體都調出數據,竊盗率高的地區房價並沒有偏低,而國外的例子也沒有因為公佈犯罪地圖而影響房價。事實上,台北市各區的竊盗率都不算高,差異有限,而且購屋的考量因素極多,像是交通、學區、商圈等,都比竊盗率更重要,因此,單單因為公佈竊盗率而影響房價,實在有點言過其實了。


2、公佈後的管理:

公佈只是一個手段,還需要後續的管理來修正,這也是柯P提出「霍桑理論」的原因。公佈數據後,理論上壓力大的不是民眾,而是竊盗率高的區域警察機關,因為數據會不斷累積公佈,如果某些區域的竊盗率一直處於相對高點,那麼不要說媒體和民眾的反應,只怕柯P會先忍不住動刀,因此,如果藉由犯罪地圖的公佈,能讓警察機關更繃緊神經,未始不是一個好處,只是要多偏勞警察大人了。


        評估一件事情的好壞,不能只由部份主觀來討論,而要先回到事情的目的,當目的清楚,就會有評估的標準,再來評估其效果,才有依據。這就跟行銷一樣,如果不知道行銷目的就動用資源亂砸,結果不如預期,並不是工具的問題,而是「預期」是什麼都不知道。

行銷金三角封面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博客來購書網址連結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誠品購書網址連結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金石堂購書網址連結 

本書獲利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大家一起讀好書,做好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台北市犯罪地圖
    全站熱搜

    温慕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