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  

       你重視隱私嗎?大部份的人應該都會回答說「是」。但你在網路上每加入一個會員,每參加一個活動,都是自願的把自己的「個資」雙手奉上,特別是臉書等社群媒體,使用者更是極力的把自己的「私生活」呈現在朋友甚至是不認識的人面前,這看似矛盾的現象,實則是現代人有嚴重的「存在感」危機。

        臉書剛興起時,有些人覺得把個人的人際關係給連結起來了,不論是何時,何處認識的朋友,都可以透過臉書找回失去已久的人際關係和友誼;但也有另一派人擔心,臉書的線上活動,會讓人與人的實際生活互動減少,讓大家都活在網路的世界中,實際的人際關係反而會愈來愈薄。

        這幾年過去,臉書的威力依舊,但實際的人際關係倒也沒有因此而淡薄,反而是透過臉書,使用者可以檢視或證明自己的「人脈」,讓自己呈現在眾多朋友中,以獲得朋友的「讚」或是「留言」,來證明自己是有人緣,受到朋友關心和重視的,這在實際生活中,是很難辦到的事。

        為什麼現代人需要有被「看到」的存在感?因為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實際生活中的朋友關係維繫不易,但透過臉書的串連,就好像朋友都在身邊,等到有空或是特別的節日,臉書就變成是「登高一呼」的工具,在臉書上的虛擬友情,就會變成實際的出席來驗證,因此,人們寧願冒著隱私曝光的風險,也希望能換得朋友的讚賞。

        臉書的創辦人﹣祖伯克(Mark Zuckerberg) 在設立臉書之初,或許並沒有想到會對世界產生這麼大的影響,而當臉書成為生活之一時,商業行為的進入在所難免,甚至臉書也想要從中獲利,因此,利用使用者在臉書上的行為,替客戶進行精準行銷(選則特定條件的客戶投遞訊息或廣告),或許你也發現了,現在的臉書廣告愈來愈多,而使用者對於這種置入行銷的行為,可以接受的程度也挑戰著臉書商業化的尺度。

        社群媒體的重點是社群(社交)而不是媒體,若臉書或行銷者把臉書愈來愈推向媒體,則其社群功能則可能會被其他社群媒體所取代。網路的成功模式複製速度快,臉書現在擁有十數億的使用者,其黏著度也讓使用者離不開臉書,但若臉書的商業化過了頭,而又有新的社群媒體可以直接幫所有朋友「搬家」,臉書未必能像現在這樣宰制社群媒體市場。消費者要存在感,但不要被商品化,成為臉書賺錢的工具。

arrow
arrow

    温慕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