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甫於前年底風光開幕的台北市兒童新樂園,花費18.6億元打造,開幕次月(105年1月)就創下36萬人次的入園記錄,但也是最高記錄,之後就一路往下,去年底開始出現虧損,雖然期間陸續推出星光票和週三免門票的措施,但還是挽不回消費者的心。市議員直指問題在於交通問題和免費接駁車開始收費,並建議恢復免費接駁、雨天免費、發行套票等,主辦單位北捷也說會加強行銷,推出平日團體預約免門票、發函各級學校宣導及增加碰碰車數量和其他設施,但這樣就會增加來客嗎?答案是,不會,因為沒有檢討問題的核心,只是不斷的投入資源,對解決問題是沒有幫助的。
行銷問題的核心要回歸目標顧客的需求。台北市兒童新樂園的目標顧客是誰?答案是家裡有「小」朋友的父母,因此,要針對小朋友的父母去思考,他們選擇戶外活動場地的需求。新的兒童樂園的設施比起圓山的兒童樂園要長大許多,客層適合中低年級的小學生,但畢竟設施跟其他民營遊樂園相較相差甚遠,因此,很難吸引「回頭客」,而且設施不夠多,玩不了太多時間,出門一趟如果沒有多一點的空間可以消耗時間,那麼也會影響家長「再去」的意願。
兒童新樂園可以先研究一下園區內各遊樂設施的「熱門度」,同時分析一下入園的客層分佈,比較能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即使要添購設施,也才知道是要買「大」小孩還是「小」小孩的設施;其次,要分析一下收入的結構,不要說接駁車,甚至免門票而改收設施費用,或是開發週邊商品的獲利或許更高;最後是區域聯合,兒童新樂園附近有天文館、科教館等公營機構,如果能搭配行程,甚至用聯票聯營並提供接駁的方式,更可以活絡整個區域的人潮。
公營機構除了獲利外,還兼負著社會公益的角色,所以在推出行銷作法前,也要自問兒童新樂園的營運目標是什麼?如果獲利並不是最重要的條件,或許開放一些學校甚至是讓弱勢機構免費入園,以提高台北市的形象,也是另一種社會價值的呈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