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    圖片來源:GOOGLE

       原物料成本上漲,讓台灣的物價「緩步」攀高,所以近年來常聽到一句話「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有漲」,反應了台灣民眾的心聲。今年不只是油、電、瓦斯等費用上漲,連肉類、蔬果等食材都聽到漲價的聲音,包括雞肉、豬肉等,今年以來都上漲了好幾成,不但消費者吃不消,做小生意的店家更加辛苦,又怕反映在訂價上,會嚇跑消費者,只好咬牙苦撐,但知名的魯肉飯品牌「鬍鬚張」,今年以來已漲價三次,為什麼鬍鬚張可以一直漲價呢?

        全台有50家門市的鬍鬚張於7/18表示,滷肉飯和雞肉飯將從每碗33元漲至35元,白飯則從17元漲至18元,主因是豬肉價格和去年相比漲近24%,雞肉、米也漲近13%,這是「不得不然的痛苦決定」。鬍鬚張在今年年初已二度漲價,先針對雞肉相關商品(例如雞腿每份由70元漲到80元),然後又漲豬肉產品(如排骨便當由94元漲到99元),現在又豬雞雙漲,雖然原料成本上漲是事實,但多數業者都咬牙苦撐,唯獨鬍鬚張甘冒社會壓力一漲再漲,又是憑藉著什麼呢?

        理論上,以鬍鬚張的規模和進貨量,在原物料議價力上應該優於一般小吃店,為什麼同樣的成本上漲,小吃店忍痛苦撐,鬍鬚張卻能一漲再漲?市場的平衡來自於供需雙方決定,只要鬍鬚張漲價後仍有足夠的客源,這個漲價就是「不得不然」。鬍鬚張當然有其品牌力支撐,雖然鬍鬚張漲價多少會造成一些客源的流失,但只要喜愛鬍鬚張的客戶,對價格的敏感度較低(畢竟不是天天吃),鬍鬚張就可以透過不斷的「小漲」來試探市場的接受程度,前兩次漲價的結果,顯然在鬍鬚張的盤點下並沒有「吃虧」,也就是價格上漲帶來的收入比客源流失所失去的收入要高,所以才能在半年間第三度漲價。

        價格與價值是消費者心中衡量的一把尺,如果消費者認為鬍鬚張的商品有「值」這個漲價的成本,那麼一次漲個幾塊錢,不會影響多數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但身為一個品牌要考慮的不只是獲利,還有品牌的形象,在一片凍漲的聲浪下,唯獨鬍鬚張一直喊漲,對於品牌的傷害會比收入的減少更為嚴重,那一項比較划算,就要看鬍鬚張自己的考量了。

行銷金三角封面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博客來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誠品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金石堂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本書獲利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大家一起讀好書,做好事

  

歡歡迎加入筆者「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網址連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鬍鬚張 魯肉飯
    全站熱搜

    温慕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