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known  圖片來源:GOOGLE

       Facebook 的數據科學家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布一篇論文,人類的情緒在社交網絡上具有傳染性,但由於論文的試驗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篡改了其動態消息( News Feed)所做的測試,引發了不少的爭議。

        在網路的世界,隱私本來就不是個「最重要」的事,像臉書的功能,就是把自己的隱私「公諸於世」,更遑論每個網路平台或是會員平台,都是使用者自己把隱私資料「雙手奉上」。只是臉書這次大喇喇的公佈調查結果,在引起輿論譁然時又以根據用戶簽署的數據使用政策,Facebook 不需要用戶另行簽署表格才能進行試驗,以及涉及到的用戶「只」有 0.04%,為期只有一周來回應,在危機處理上做的並不漂亮,因為消費者雖然心知肚明自己的隱私很難防止臉書運用(臉書已透過消費者在臉書上的行為分析,做為行銷推廣及廣告收費的依據),但如此點明的說,心理還是很難接受,雖然現在沒有另一個可以完全替代臉書的平台,但臉書如此「商業化」及「侵犯隱私」下去,只要有一個新平台出現,難保消費者不會馬上「轉台」。

        再來說一個臉書的潛在競爭者﹣即時通訊軟體,例如Line在台灣的用戶已超過1,500萬人,比起臉書的1,700萬人相差不多,而且昨天下什Line的斷訊,馬上引起消費者不滿,還說沒有Line比沒有臉書更嚴重,都顯示了在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上,即時通訊軟體的重要性。

        雖然社交平台(臉書、Twitter、微博)的性質與即時通訊軟體(Line、WhatsApp、WeChat)不同,但同樣在競爭消費者的「使用時間」。社交平台的好處是可以對不特定或特定的人「分享」,而且可以使用的功能較多,但即時通訊軟體的優勢則在「即時」分享給「特定」的人,在親蜜度上,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更讓消費者有一種「親切感」。

        想想看你是怎麼使用這兩種不同的網路工具,是不是有事想昭告天下時,會用臉書來分享,而想要跟特定人「私訊」時,就會用即時通訊軟體(雖然臉書也有即時通,但跟通訊軟體比起來,還是通訊軟體會便利些,因為對方會隨時看即時通訊軟體,卻未必會隨時看臉書的即時通)。因為消費者在不同時機會使用不同的網路平台,所以現在雙方是各擅勝場,但隨著即時通訊軟體的功能愈來愈多,加上臉書侵入隱私的案例愈來愈多時,消費者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的時間就會增加,對臉書來說,會從一個「替代品」的威脅轉變為「潛在競爭者」,這不吝對臉書是一個警訊。

        你現在用Line的時間較多,還是臉書呢?

 

行銷金三角封面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博客來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誠品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金石堂購書網址連結(請直接點選) 

 

本書獲利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大家一起讀好書,做好事

 

 歡迎加入筆者「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網址連結

 

arrow
arrow

    温慕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