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OOGLE
國道五號開通的立意是加速台北與宜蘭往返的速度,開通之後,對宜蘭的發展有了重大的影響,也造成一遇假日就嚴重塞車的狀況。高公局為了疏解車流,於上週六起試辦國道通行費「尖離峰差別費率」,一共挑了四個週休二日(中秋連假除外),每週六早上六點到中午十二點南下加價五成,週日同時段北上減價五成,從台北南港到宜蘭蘇澳,來回價差最多可達32元。但第一個試辦的週末日,塞車依舊,更引起宜蘭地方人士的抗議,認為是在懲罰宜蘭人。
為什麼高公局的政策會無效呢?差別訂價是行銷上常用的策略,主要是針對不同的目標對象,或是在不同通路、時段等條件下,刻意造成的結果,目的是要導引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像是電影院的早場票價、遊樂園的星光票等,但成功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誘因。
一般而言,相同的商品應該要有相同的訂價,若要有差別訂價,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或「誘因」,例如便利商店的飲料會賣的比其他賣場貴,因為「便利性」說服了消費者願意花多一些錢;電影院早場的人數最少,所以要有相當的「差價」來吸引願意早起的消費者,填補早場的空位。高速公路是用路人為了節省時間所以會採用的道路,因此,「時間」的誘因大於要付出過路費的代價,若要用路人「放棄」時間而「節省」過路費,就必須要有相當程度的「代價」提昇。
過去一張高速公路回速票都要40元,現在高公局想用32元(是最遠的路程哦)來換取用路人願意「犧牲」上路時間,不用實施就知道沒有效果, 我想高公局不會不知道這個差別訂價的譒因太低,但也怕一次拉太高會造成民怨,但漲了32元,不但沒效果,反而加重用路人(特別是住宜蘭的居民)的負擔,當然會給民眾「充實國庫」的不良觀感,即使高公局沒有此意,但在看到沒有效果,且民眾抱怨的情況下,還堅持要執行四週以後再評估,除非後面三週有什麼不同的作法,否則,不用再試也知道結果。
最後,高公局刻意「跳過」中秋連假,顯然是知道連假出遊人潮是不用在意32元,但連假車潮更是民眾的痛苦所在,既然沒有用,又何必出這招呢?筆者不是交通專家,提不出什麼改善的作法,但「政策行銷」要有效果,就要用「行銷」的角度來思考,為什麼用路人會在「同一時間」擠上國道造成塞車?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讓用路人分時上路(但要有魄力,例如分單雙號車牌、匝道車流控管、強制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時段⋯⋯),或是提供替代方案及誘因(原北宜公路、濱海公路增設景點⋯⋯),才能真正達到疏解車流的效果。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博客來購書網址連結(9折,請直接點選)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誠品購書網址連結(9折,請直接點選)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金石堂購書網址連結(79折還可紅利積點,請直接點選)
本書一刷即將售完,正在加印二刷,如有缺書,請耐心等侯
本書獲利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大家一起讀好書,做好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