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OOGLE
今天有個有趣的調查,是由台灣媒體觀察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所公布的新聞媒體可信度調查,共有29家媒體列入評比,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整體新聞媒體可信度平均分為6.22分,29家媒體有16家在平均分以上,包括5家報紙、8家新聞台和3家新聞網站。
平均分以上媒體前五名依序是中央社即時新聞、公視新聞、聯合新聞網、聯合報、TVBS新聞;但記者最常用新聞網站排名依序為蘋果日報網站、中央社、聯合新聞網、ETtoday東森新聞雲、入口網站;記者最常使用的報紙依序為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經濟日報;記者最常用電視新聞排名依序為TVBS、中天、壹電視、東森、非凡。從以上的調查可以看出來,媒體最常使用的媒體並不是可信度分數最高的媒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只能說是市場導向的結果。
對媒體來說,消費者偏好度比消費者信賴度更高,因為觀眾選擇「刺激」而不是「真相」,喜歡看「感性」的報導超過「理性」的報導時,媒體就會選擇觀眾要的,而不是在學校學的新聞正義。
坦白說,台灣的媒體環境不能說只是媒體單方面造成的,若台灣的民眾追求真理的意願強烈,媒體自然會依消費者需求而改變,只是,消費者說的和想的通常不同,即使是在購物時也是一樣,真理在心中,容易說但不容易做,當真的要做決策時,人的自私本性就會跑出來,人性都是有弱點的,喜歡八卦、追求感官刺激,都是人性,也不能唱高調的說這些是不對的,但當人性展現時,媒體隨著推波助瀾,那麼負面的人性就會被催化。
舉例來說,上週的復興空難事件,舉國哀悼,理想上,媒體該追的是事情的真相,但由於真相需要時間,所以就開始寫故事,找出一個個倖存者和罹難者的故事,開始塑造英雄故事或悲情故事,把一個需要真相的事件,變成是連續劇一樣的撰寫,一旦有另一個社會事件(或政治事件)出現,媒體就會轉移焦點,因為該寫的故事也都寫完了,導引消費者到下一個故事比較有賣點,至於事情的真相,好像就不重要了。
筆者倒不是在批評台灣的媒體,因為當媒體在寫連續劇時,筆者也是觀眾之一,只是希望在「延伸」和「炒作」上能有個界線,「適可而止」是可以努力的目標,不要因為每節都要有一個小時的新聞而找題材填滿空檔,或許,過去老三台的三節新聞或是將新聞時間縮成半小時(另外半小時可以用專題的方式處理)會讓新聞品質更好,當然,這可能有違現在的商業考量,但若長此以往,台灣的媒體就很難進步,台灣的觀眾也跟著愈來愈追求重口味的報導,對於整個媒體環境而言,都不是一個樂見的發展。
本書獲利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大家一起讀好書,做好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