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近年來常有食安問題發生,而多半都把責任推給上游原料供應商,因為會被媒體「盯」上的多是知名品牌,所以為了品牌的面子著想,只好把責任往上推,因此,台灣食品的原料供應就變成了眾失之的。但解鈴還需繫鈴人,近來有幾支影片以「上游供應商」為主角,來為食品大廠「背書」,除了前陣子的「林鳳營鮮奶」外,麥當勞也以雞農為主題拍攝了廣告(尚未在YouTube上架),內容是麥當勞的外送員,把雞塊送給點餐的客戶,該客戶表示最喜歡吃麥當勞的雞,因為是自己養的,所以知道品質。
「生產履歴」是近年來的常用名詞,因為食安問題不斷,所以各食品廠都把原料的供應來源和過程公開,以昭公信。上游原料廠商與下游的食品品牌唇齒相依,互相協助提供保證也是無可厚非,但同樣是拿上游廠商背書,其效果卻可能大不相同。
早期,白蘭氏精雞就曾以上游廠商背書,一句「不行,通通拿去做雞精」,以逗趣的手法,輕鬆帶出白蘭氏雞精的品質,由於白蘭氏雞精是第一品牌,這種上游背書的作法,對於品牌會有正面的宣傳能量;日前,林鳳營重回市場,打出感性的酪農廣告,筆者亦撰文「用心做好每一瓶的林鳳營鮮奶」,肯定廣告執行的品質,相信對林鳳營的品牌(現在的廣告都刻意不打味全品牌),會有正面的幫助,只是要看頂新的印象還會維持多久,以及品牌回復後的市場經營方針。
麥當勞前一陣子傳出要出售台灣經營權的消息,但隨著就被得來速60秒的活動話題給壓下去,接著又有許多的商品廣告,讓麥當勞在近幾個月的行銷活動變得非常充實。日前推出的麥克雞塊廣告,也以雞農來背書品質,但這支廣告的效果,就不比白蘭氏與林鳳營來得明顯,原因是雞塊本身就不是雞隻的「原形」,是被加工過後的產品,被質疑的是製造的過程,以及餵養的方式,雖然有雞農掛保證,但以麥當勞雞塊的原料需求量,一兩家雞農的保證可能還不夠,而且廣告的表現太偏銷售,既沒有白蘭氏的輕鬆,也沒有林鳳營的感動,甚至是否會被消費者「看出」是在為品質做保證,都未可知。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確日漸重視,各食品品牌在來源.製造、配送等環節都要特別注意,只要自己做好管控,就可以降低食安的風險,只要平常累積的信譽足夠,上游供應商的「讚聲」會是加分的作用,但若是在發生品質問題後才找上游供應商背書,對消費者的說服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本書獲利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大家一起讀好書,做好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