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荼靡」是花季盛開的最後一種花,也被比喻是在絢爛歸於平淡的前奏。其實筆者之前也沒聽過荼靡花,是看到一部台灣電視劇的宣傳才知道,好奇之下也看了這部劇,劇中描述人生會有許多計劃,但也會有許多「破壞」計劃的事會發生,一旦原計劃出乎意外,就要立即下決定,接下來要走那一個「方案」。當然,不一定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會有計劃,而碰到問題時,也不一定都能找到解決方案,甚至不知該如何面對,但時間總是不停地走,不管願不願意面對,都必須承擔「決定」之後的結果。
在這部劇的第一集,女主角碰到了計劃外的狀況,她必須在兩種可能的選擇下做出決定,此時一句台詞蠻經典的「好想好想知道答案後,再去選擇⋯⋯如果那時做了另一個選擇,那麼現在的我們,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能知道選擇的結果,當然比較容易下決定,但,如果真能預知未來,又何必需要做選擇呢?誠如本劇的編據除譽庭所說,這個故事在說,「我們,都不要後悔了」,筆者對此有很深的感觸,希望透過本文跟讀者分享。
筆者就讀大學經濟系時,就對一句話記憶深刻,「人都是自私的,任何決定都是當時對自己最好的決定」。意思是,人在做決策時,已經「儘可能」考量當時能掌握的資訊,在眾多資訊的判斷下,做出對自己最好的決策。其實自私並不是壞事,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和背景不同,自私不代表會妨害他人,而決策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凡是自己下的決策(包括被環境或他人所逼),其實都是當時必須要做的決定,即使事後的結果不好,也不要後悔,更不要自怨或是怨天尤人,因為每個人都已經在能控制的範圍下做了決定。
以行銷來說,第一步不是研發產品或是想辦法做廣告,而是先搜集市場和本競品的資料,因為這些資料是來幫助做「決策」,資料愈多,就愈離「猜測」和「主觀」愈遠,所形成的決策,也會愈有把握,有了決策的支持點,去發展的作法也就會更有信心。人生的決策也跟行銷企劃一樣,若累積更多經驗,掌握更多資訊,做起決定來也就愈有信心,最怕是自己的經驗不足,但也不去搜集資料或是詢問有經驗的人,只憑自己的直覺下決定,當然會有「希望預知結果再下決定」的困惑。
年底正是各企業進行明年度年度規劃的時間,除了檢討今年以來的執行狀況外,若能發現資訊的不足而加以搜集,經過分析後支持明年度的決策,一來在形成作法時會更有把握,二來明年在進行中,若發現搜集的資料有變,也可以提前因應,不會不知問題發生的原因。行銷沒有一定成功的法則,但有決策的流程,事實上,行銷的成敗往往在於資訊的掌握不足,以致於原訂的計劃被不知的狀況給打亂了。人生也是一樣,當吸收的知識愈多,就會先「預判」未來可能會發生的狀況而未雨綢繆,唯有先做好未來可能變化的準備,才不會碰到狀況時慌了手腳。
回說荼靡這部劇,劇情是用兩個不同決定的「平行發展」來「驗證」最後的結果,是蠻特別的手法,雖然人生不可能兩個決定同時發展,但在戲劇上呈現兩種人生決定的結局,是蠻特別的手法。筆者也很期待,劇末兩種決定的後果是否會有優劣?但筆者相信,不管那一種結果,一定都有得有失,因此,人生不要為了決定而後悔,而是要在決策前儘量思考並分析能掌握的資訊,來幫助自己決策,因為人生不能重來,用發生的結果來追究過去的自己,是不公平的,已發生的事,都會成為未來決策的資料,「人生不需要後悔」,也是筆者的座右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