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known  圖片來源:GOOGLE

       近年來,許多壽險公司的徵才廣告愈做愈好,而且內容多變,用不同的角度來吸引人才加入。現代人的壽命增加,壽險的「生意」也愈來愈好,而「人脈」是壽險業的資產,每一張保單都需要有業務員來推廣,但每位業務員的人脈總有用完的時侯,補充新血,也就是補充了新的客源。

        筆者將近年來的壽險徵才廣告分為下列幾種:

1、打知名度型:以三商美邦人壽的「五月天」系列為代表。三商美邦人壽在台灣壽險業界的知名度較低,為了打進台灣的壽險市場,吸引新人加入,2008年起即請「五月天」來拍攝形象廣告,近年來也有幾支新片,例如「勇敢做伙行」等,以「平民化」的五月天,「扮演」三商美邦人壽認真的業務員,希望藉以激起年輕人的「認同」。此一代言人策略,對知名度會有幫助,但會降低工作本身的焦點,有志投入壽險業的年輕族群,是否會因為五月天而加入?就要看五月天的影響力和自己職涯選擇孰輕孰重了。

 

2、純打廣告型:以富邦人壽的「最棒的工作篇」為代表,以參與2013年澳洲旅遊局主辦的「世界最棒工作」台灣入圍代表謝昕璇為主角,「剛好」她是富邦人壽的員工,順勢借由她的經驗和形象來宣傳,但片中對富邦人壽的工作內容沒有提及,只能說是一支讓消費者「記得」富邦人壽的廣告,有多少徵才效益?實不可知

 

3、人格特質型:這類型的廣告為近年的主流,以壽險業需要的人格特質,吸引那些「自認為」有相同特質的人注意,是一個Direct Response型的廣告,例如「富邦人壽會怕的人」、「國泰人壽我們在找你系列」等,由於是知名的大壽險公司,以這種「主動認同感」的方式徵才,筆者覺得在層次上就比其他的徵才廣告容易引起共鳴(當然,執行的內容要到位才行,否則反而會讓人覺得無感)

 

4、價值型:日前,國泰人壽推出了三支徵才廣告,分別是「轉職挑戰篇」、「前輩指導篇」和「學習專業篇」,給予想轉職和剛投入職場的菜鳥一些「理由」,去考慮成為壽險業務員。這個作法是以君入壽險業的「價值」來刺激民眾思考,與自己現在的工作相較,壽險業能夠為自己的職場能力「加值」,比起其他以壽險公司自身為出發點的徵才廣告,在思考層次和行銷效果上又更高了一層。

        人才是企業的資產,不只是壽險業,在任何的企業,都需要好的人才加入及留任,一個公司是否重視人才,可以從兩個面向觀察:

1、部門名稱:如果叫做「人事部」,那麼就只是把人當做「費用」;如果叫「人力資源部」,那麼就有可能是把人才當做可以培養的資產來尊重;

2、用人的角度:如果是把「人」當做「做事」或是幫公司「生財」的工具,那麼就是以公司自身需求為出發在用人;如果是以員工的角度,規劃其職涯發展,並與公司一同成長,那麼就是以員工的角度來思考。

        企業以獲利為目的,人事薪資本來就是費用的科目,但如果觀念改變,把人事薪資當做是投資,那麼人才與企業才能真正的共榮,你的公司是那一種?

行銷金三角封面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博客來購書網址連結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誠品購書網址連結 

 「這就是行銷﹣行銷金三角」金石堂購書網址連結

 

本書獲利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大家一起讀好書,做好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温慕垚 的頭像
    温慕垚

    行銷金三角部落格

    温慕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